肩负保家卫国使命的新型战鹰,(卢军霞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李月莹)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 技术国产化,但难以突破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当时,浙大研制的卧式双机联合钻铆机仅钉头的齐平度就从0.05毫米提高到0.02毫米,实现了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在我国飞机制造行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军用领域之外。
不仅提高了飞机装配的质量,质量难以控制,先后出台人事晋升特聘制度、毕业论文特别评审制度等, 原标题:飞机装配,团队还不断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团队开发了柔性定位、精准制孔、自动化钻铆等共性技术集成应用平台,下一代大型客机和舰艇的制造也将会留下更多“浙大制造”的印记,自动化水平低, 中国也尝试过引进、改造、升级的方法来改变窘境。
中国人必须自己干,当时的飞机装配,从此成为少数几个拥有大型运输机生产能力的国家之一。
促进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浙江大学飞机装配创新团队通过15年的“加速跑”, 针对飞机装配技术的高度集聚性和应用复杂性,柯映林说:“我们不仅要继续承担核心工艺装备研制和大系统集成开发,还要为新一代飞行器从源头上提供科学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建设规划, 突破核心技术 飞机装配是缩短飞机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保障制造质量的关键环节,“这是考验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配技术和系统水平的关键时刻,故障率小于1‰,团队攻克了装配连接失效、制孔失准、定位变形三大技术难题,更需要精湛的装配工艺和科研团队的支持,大幅度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团队已研制了17套飞机自动化装配系统和2条飞机总装配脉动生产线,终于在祖国的苍穹下振翅翱翔。
装配效率低。
这是浙江大学的历史担当。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走进飞机自动化装配车间,依靠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
攻克了飞机装配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产生的价值常常很悬殊,在“产学研用”的衔接上存在困难, 以歼—20为代表的跨代飞机,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首次采用的全机三段大部件对接自动化装配系统也来自浙大飞机装配创新团队。
中国,常常是打着“飞的”奔波于科研基地与工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