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军营故事会:军人的第一任务是什么

作者:东东笑话网2019-03-07 04:29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71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军人的第一任务是什么

——从一场故事会感悟军委联合参谋部官兵专注备战打仗的情怀与精神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张光明

越是指挥中枢,越需直面战场——

“这是为之献身的事业,不是聊以谋生的职业”

大地震来袭,楼房剧烈摇晃垮塌,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相信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会是:跑出去!可军委联合参谋部某部两名值班员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坚守,始终坚守在楼内,始终坚守在战位!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可“奋进新时代——2018年联参践行强军目标故事会”上的这个感人故事,再次把官兵们拉回到惊心动魄的那一刻。

“3时43分,办公楼剧烈晃动,判断附近发生强震,电话通知各部队密切关注、火速救援。”看到生死关头两名值班员写下的值班日志,很多人问他们:楼都要塌了,你们为啥不撤?两个人的回答是:“就是天塌了,指挥也不能断,死也要死在战位上。”

“死也要死在战位上。”聆听故事时,官兵们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一次,驻外某武官处两名同志正在当地执行任务,突然门外传来巨大的爆炸声,玻璃碎了一地,天花板塌下一角。紧接着枪声大作,室内顿时乱作一团,人们蜂拥逃离。

他俩没有撤离,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告情况。官兵们注意到,值班日志里,这条记录下有个脚注:“电话里,枪声、爆炸声清晰可辨。”

不同的生死关头,为什么会有如此一致的选择?几名官兵回答说:越是指挥中枢,越需直面战场。作为军委联合参谋部的一员,他们必须时时刻刻备战打仗。因为,这是他们为之献身的事业,不是聊以谋生的职业。

直面战场,既有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也有平平淡淡的奉献付出。故事会上,一张父女俩自驾游的图片,深深打动了每一名官兵——

去年7月,军事测绘“老边界”王小丁退休后,专门带着女儿到边防自驾游。他告诉女儿,现在大家都爱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美景。有人去了风景如画的喀纳斯湖,可他们不知道不远处的山上就有我们勘定的界碑;有人徜徉在波光粼粼的额尔古纳河,可他们不知道是我们在这里划定了国与国的界线;有人去云南瑞丽观赏盛开的木棉,可他们不知道这段国界当年是我们测绘人在雷区里趟出来的……

因为天天在边防测绘,女儿一直不理解:边防就那么有吸引力,能让父亲扔下自己常年往外跑?女儿不知道,干了一辈子测绘的父亲,早已将生命献给了测绘、融入了边防。

那一年,我国与友邻某国启动55年来首次国界联合检查。这条边界线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边境之一,常年冰川积雪覆盖、人迹罕至。就连当地的向导都打退堂鼓:“这山太险了,你们看牦牛都不上去,要去你们自己去吧。”

负责执行此次任务的陈彦民参谋和几位战友没有犹豫,背着氧气袋、扛着几十公斤的设备,强忍着严重的高原反应,一步一步往前挪,实在走不动,就把衣物、食品扔下,减轻负担。

当测到3号界碑时,发现界碑倒塌。邻国要求在倒塌不远处重新竖立界碑。陈参谋坚决不同意,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位置向我境内移动了几米。别看只有这么几米,国家领土就要损失好几平方公里。为精准测定界碑位置,他们5次爬上界碑点,一回到营地,就强忍着剧烈的头痛,处理数据、比对资料、反复计算,连续奋战4昼夜,硬是将测量结果精确到分毫不差。

“祖国的国土,一寸也不能丢!”听着台上官兵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台下的家属眼含热泪地说,以前总觉得爱人不顾家,总觉得军人付出多、挣钱少,如今明白了军人的情怀、理解了军人的事业!

越是直面战场,越需枕戈待旦——

“在这里,唯一的事情是打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熟知机艇舰炮,擅长标绘战场攻防;他们服务指挥中枢,永远坚守在强军兴军的子夜战场。

一级军士长王远征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天晚上上岗,次日凌晨“收工”,一年到头天天如此。这样的日子,王远征一过就是4年。站在台上讲述自己和战友们奋战子夜的故事,王远征激动地说:“一想到我们汇总的资料,每天都在保障首长、服务打仗,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但说心里话,干这个活儿,责任重、压力大,必须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一次,他们熬了一个通宵刚回到宿舍,就接到命令:某地发生自然灾害,需要提供相关资料。王远征和战友们不顾一夜未眠,马上重回战位,短短一个小时,就提供了10余幅专题态势图。

能这么快完成任务,靠的是娴熟的技术和丰厚的积累。这背后,是翻烂了的各类资料,是攒出来的200多G素材,光鼠标每人每年就用坏四五个。如今,他们个个都是“活地图”“快枪手”。

“在这里,唯一的事情是打仗。”谈起身边战友枕戈待旦直面战场的故事,王远征心里满满的自豪。他明白:只有剑刃锋利,方能护卫家的安宁;军人随时准备上战场,人民才可能远离战争。军人,唯一的事业就是思战谋战。

这是一位从军40年老兵的谢幕讲述:当兵40年,他始终心无旁骛奋战在鲜为人知的战场。一场场无声的较量,一次次攻关试验,历经无数否定重来,又一次次昂首出发,一次次胜利凯旋……

当兵40年来,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工作。虽然仅仅是对朝夕相处的战友讲,可他仍感到格外幸福。“再过几天,我就要退休了。我很骄傲,在军旅生涯最后的日子里,能有机会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很自豪,亲历了我军这一特殊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很幸运,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埋头苦干,接力奋斗……”

听到老兵动情的述说,不少官兵的眼圈红了,刚调入军委联合参谋部一年的一位参谋流下了热泪。老兵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和老兵比起来,他的工作性质同样特殊,同样不能对人说。

人需要被认可,需要成就感。很多时候,看到战友们晒工作、晒成果,他也很想晒一晒。尤其是面对父母妻儿的质疑和不理解时,他心里也很失落。可他更明白:自己所在的战位,只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一代名将粟裕,一辈子都以军人的眼光审视、分析、判断眼前这个世界。他是我的偶像!”这位参谋动情地说:专注打仗才能打胜仗,勤于研战方能打得赢。我们永远牢记——军人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任务是备战打仗、第一职责是能打胜仗!

这名参谋自豪地告诉大家,如今,带头树牢备战打仗意识,带头提高备战打仗本领,带头抓实备战打仗工作,已成为军委联合参谋部官兵的自觉行动。能参与到这个由全军“最强大脑”组成的参谋团队,为建设一流军队、制胜明日战场筹划谋略,何其幸福!

越是高层机关,越要牺牲奉献——

“为了打赢一无所惜,除了打赢一无所求”

“阿伟,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儿子也长大了,我好想你!”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