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是,近100年前,就有一位先驱者在这里进行观鸟,并写下文章进行记录。这篇著述也成为成都地区的最早科学观鸟记录,成都因此被称为中国内地观鸟发源地之一。《成都鸟类名录》主要编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朱磊博士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首次展示了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上世纪初的成都观鸟札记,其中记录了在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
原标题:100年前美国人的观鸟札记曝光 记录了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荷花池,钟楼矗立,百年之间这里一直是观鸟爱好者眼中的胜地。
游隼
1928年9月至1929年4月,在校园钟楼上总能见到1只,它利用钟楼作为落脚点,捕食周围的鸽子。
灰椋鸟
19世纪20年代有大群的灰椋鸟出现在校园内,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4月的第一周,每天都能见到,曾观察到超过数百只的群体。1938年之后只有零星记录。1948年和1949年分别在1月至3月间总共仅有14次记录,最大一群仅10只,多数情况则只见到1只。
丝光椋鸟
成都地区不常见留鸟。1928年和1946年较为常见,其余年份少见。20世纪40年代后期曾有段时间,每天下午会有一群10至12只的丝光椋鸟来到我家的草坪活动。通常该种只见于春季,但我在9月30日和10月6日也有过记录。有时在青羊宫的春市上能买到活的丝光椋鸟。
白鹡鸰 ocularis亚种
通常10月底或11月才出现,是越冬鹡鸰当中最晚到的种类,但1948年9月29日即有记录。一般会停留至次年4月底才离开。在成都最早观察到的常是当年出生的小鸟,全身污灰色,脸颊还多带有黄色。多见于河边,在操场和绿化带之间的开阔草地中也能看到。
鹊鸲
常见留鸟。如果在附近有一对繁殖筑巢的话,那么就几乎能天天见到或听到。除此之外,则可能一个月只见到一两次。它的鸣唱婉转动听,通常还是清晨最早开始歌唱的鸟儿。也正因唱得好听,加之比较好斗,鹊鸲在中国是种很受欢迎的笼鸟。在距成都西南方向约112公里的Chiung Chow,斗鹊鸲是当地人喜好的一种博方式。
棕背伯劳
成都地区的常见留鸟。秋季常见到该种站在树顶鸣唱,有时可达半个小时之久,发出较为复杂多变的声音。它常在柳树上所寄生植物的茂密枝叶当中筑巢,幼鸟在5月上旬离巢出飞。棕背伯劳会捕食小型鸟类,一次我们曾见到1只伯劳从一棵低矮的雪松里飞出,走近查看才发现一只没有羽毛的小鸟被插在树枝上。
2月13日,春寒料峭,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荷花池边,10多位摄影爱好者围坐岸边,屏气凝神。相机镜头中,一只翠鸟停在枝头梳理着羽毛,不经意间,它如子弹般入水,叼起一条小鱼飞走。几乎同时,一阵快门声音密集响起。这样的场景,不管对翠鸟还是周围学生来说都已经司空见惯。
在成都观鸟会发布的成都10大观鸟推荐地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名列其中。
鲜为人知的是,近100年前,就有一位先驱者在这里进行观鸟,并写下文章进行记录。这篇著述也成为成都地区的最早科学观鸟记录,成都因此被称为中国内地观鸟发源地之一。《成都鸟类名录》主要编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朱磊博士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首次展示了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上世纪初的成都观鸟札记,其中记录了在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
戴珍的观鸟札记片断。朱磊供图
记录30年间的观察
美国人写就观鸟开山之作
1916年3月,同样在华西坝的钟楼下,第一次来到四川的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在这里展开她和鸟儿长达30余年的不解之缘。
1919年,珍·鲍尔德斯顿女士与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先生结婚,并随夫姓取中文名为戴珍。此后,戴珍女士以位于华西坝校园内的家为中心,在方圆十余公里的区域内,仔细观察记录所见到的鸟类,并一直坚持到1949年离开成都为止。在戴珍女士的文章中,她详细记录了30年间所观察到103种鸟类的居留状况、出现时间、相对数量等信息。
“在自然环境中,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依现代观鸟活动标准而论,戴珍女士所著此文应是我国观鸟著述的开山之作。”成都观鸟会理事沈尤表示,在戴珍女士之前,尽管也有学者发表过关于四川鸟类的零星报道,但均以采集鸟类标本为目的,其后续研究也多基于标本展开,长期科学系统的记录成都鸟类,戴珍女士应是首开先河。
乌鸫
常见留鸟,经常能被观察到,更容易被听到。中国人说它能有40种不同的叫声。乌鸫还很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
一篇旧文引发关注
成都观鸟达人耗时4月翻译
“时至今日,我都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缘由在支持戴珍女士几十年几乎不间断的进行鸟类观测。”《成都鸟类名录》主要编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朱磊博士一直充满疑问。
似乎是冥冥中注定,差不多一百年之后,作为一位资深观鸟爱好者,朱磊将戴珍的著述翻译成中文,并以《成都鸟类名录》附录的形式发表,让这一段历史重回公众视野。
大约6年前,朱磊偶然间从朋友处辗转得到一份电子版文档,这是1969年戴珍女士在香港《崇基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在这篇题为《1916-1949四川成都观鸟札记》的文章中,戴珍女士将自己多年的观鸟记录一一记述,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黑鸢,全年都有记录,最常见的留鸟之一。1928年在我们住处发现一个巢,亲鸟从2月开始筑巢,到5月中旬观测到3只雏鸟,5月底出飞离巢。”这是戴珍关于黑鸢的观测记录,作为鹰形目的鸟类,黑鸢以凶猛著称。“那时候黑鸢还是很常见的鸟类,而如今成都城区已经难觅其踪迹。”
从阅读戴珍女士的文稿开始,朱磊就被文中详实的记录所吸引,并于2015年底开始着手翻译,由于中间涉及太多专业词汇,翻译断断续续,耗时4个多月才完成全部工作。
戴胜
在14个不同年份中除了6至7月而外,几乎全年可见;通常在3-4月间最为常见;通常每个月只会记录到1次,但1928年4月有15次记录;有一天清晨当我在城墙上散步时,有1只戴胜不停在前面起起落落,就像一位不请自来的保镖。
抗战时期也没间断
留下详实生动的鸟类资料
“《长江下游鸟类》、《中国鸟类》这样的工具书对戴珍的观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朱磊说,戴珍女士除了1923年至1924年,1932年至1933年、1940年至1941年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成都生活,因此她的记录提供了一份近30年间关于成都城区鸟类详实而生动的宝贵资料。
戴珍女士记录到的鸟类,涵盖了鸽形目、鹃形目、鹤形目、鹈形目等10多个目的种类。除了简单记录,戴珍女士还发现了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她曾在文章中写道:“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给成都、华西协合校园及这里的鸟类带来了改变。从东部地区内迁而来的4所高校进入了华西校园,为了容纳新来的师生,新的房屋修建起来。之前被农田环绕的校园,也逐渐被日益增多的人居所包围。这样的变化,使得在校园及周边观鸟与之前相比变得不再容易,效果也不如以往。”
戴珍女士的观测点,以华西坝为中心,辐射方圆10公里的范围,差不多就是目前成都三环路内外的范围。在沈尤看来,戴珍女士为后人提供的鸟群样本,对研究成都地区百年之间鸟类发展变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一手资料。
但让朱磊和沈尤觉得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他们都没有找到一张关于戴珍女士本人的影像资料。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戴珍女士的后人,并邀请他们到成都华西坝来做客。
翠鸟
成都最为常见的留鸟之一。翠鸟的洞巢常建在溪流或者池塘岸边的土坡里。谭卫道神父(1877年)曾在书中记载翠鸟美丽的蓝色羽毛会被中国人用作加工首饰,制作图画或刺绣。
两个黄鹂鸣翠柳
观鸟史上最诗意观测记录
除了戴珍女士,另外一位成都观鸟者也十分有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应该是成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推窗远望,西岭雪山白雪皑皑,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枝头欢唱,白鹭成排飞向蓝天。
公元759年冬,一位年近五旬的异乡人,拖家带口,从甘肃出发,风餐露宿,在崇山峻岭和险恶的栈道之间辗转一个多月,终于到达成都。乱世之中,成都为这位叫杜甫的异乡人提供了安居之地。远山、飞鸟足以抚平他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为后世留下绝美的诗句,这应该是成都观鸟史上最诗意的观测记录。
事实上,千百年来,四川人与鸟类的关系不仅仅是观察吟诵那么简单。以此上溯到古蜀时期,相传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因此有望帝啼鹃的说法。
从文物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于三星堆的文物中,就出现了与鸟有关的器物,反映出三星堆文化与鸟的关系。
1860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地区距今约1.5亿年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单根羽毛印痕化石,随后德国学者von Meyer依据此标本描述了“始祖鸟”,也即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相比之下,最早的人类则迟至距今约400万年才开始出现。
人类对鸟的认识经历了几个过程。成都观鸟会理事沈尤向记者回顾了成都观鸟史的发展,“从把鸟儿作为食物,到观察鸟类活动而进行农事活动,再到画鸟、养鸟。”沈尤认为,人和鸟的关系,应该从最先的物质需求,到信息传递,再上升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观鸟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是愉悦身心,接触自然、增长知识的过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爱好者在华西坝拍鸟。
四川观鸟简史
从科研小团队到5000爱好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对鸟类进行科学观测为主。
80年代后,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兴起,中国和国际科研机构合作日趋频繁,外国专家进入四川地区,带来科学意义上的观鸟活动,并带来以观鸟为目的的专家型游客。
2000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开辟观鸟讨论区,第一批鸟友开始在上面交换观鸟信息。
2004年,沈尤等人注册成立成都观鸟会。
2005年,成都观鸟会初具规模,在红原、若尔盖等地开展高原水鸟监测。
目前成都观鸟会正式会员超过300人,也是内地少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间观鸟社团,并已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观鸟组织之一,观鸟四川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本土传承。更为可喜的是,据沈尤推测,全四川有自主观鸟行为的人在5000人以上。
(除署名外,所有图片说明节选自戴珍女士观鸟记录,翻译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