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刚刚从小屏幕上退出,拥有超能力的花木兰又强势占领大屏幕。女性话题,以及用心打上这个标签的文艺作品,总是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讨论热潮。
但是李银河不再为自己捆绑那样的标签了。她的新书《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完全突破了读者对她既有写作者社会角色的设定。不谈理论,不谈案例,不写人物,一条一条朋友圈形式的格言短句,集成了整本书。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写了一本 " 闲言碎语集 "。
" 闲言碎语 " 从何而来?始于 20 年前的那次搬家。
△《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李银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0 年前后 ,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以后,李银河搬家到了山东威海,她住的地方离海滩只有五分钟距离。那段时间,她形成了很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晚上十点睡,早上五点醒。她把一天的生活总结为 " 三段论 " ——上午写作、下午读书、晚上观影。写作通常是在早上,起来以后打开电脑写三段格言。格言的内容,就是当时想到的各种事情,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时间、关于空间、关于爱情、关于美 …… 各种各样的脑子里的想法写出来,写了大概几年之后就成了《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
从形式上看,李银河的 " 闲言碎语 " 与近十年来的 " 碎片化 " 信息呈现方式一致。但从时间上,早在时代的 " 碎片化 " 症状凸显之前,李银河就已经有意识地在书写她自己的 " 闲言碎语 " 了。此碎非彼碎。
在李银河看来,某种意义上,这些自然涌流出来的思绪,是她自身存在的真实状态,也是她最真实最重要的东西。她记录这些,只是为了享用每日修行带来的精神愉悦。当这些被无意中聚集成章成书,她还在意她的想法和文字,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
△李银河
1
现代快报:您在《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前言讲到 " 把自己想象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地停留 ",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状态?
李银河:小波有次说:我们这代人跟前面的一代、后面的一代最不一样的经历就是,我们体验过绝望的感觉。当时中国没有大学可上,也没有地方可去,我们曾经都当真想过一辈子做农民,在农村终老。我在山西农村那两年孤寂的生活中,在那样一种无目标的生活中,人不得不想到宇宙和人生的意义。
写《枝头》这本书时,我常常感到,人生其实就像鸟儿栖息枝头一样,只是短暂地停留,飞落枝头即是出生,飞离即是死亡,从飞落到飞离只在一瞬之间。从旁观看,这栖息是诗意的,自身的感受也是充满诗意的。在我看来,诗意地栖居必定是刻意为之的,先有追求这一境界的欲望;再有刻意追求的行动。所谓行动,亦包括想象。把自己想象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地停留。这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现代快报:您退休后从社会学研究转移到了文学创作,身处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中,有什么不同感受?
李银河:我这个人活得还算是挺率性,做的事情必须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如果不感兴趣不想去做。我从美国回来拿的社会学博士,回到北京大学做费孝通的博士后,同时又开课。我这人不喜欢讲课,我觉得讲课就是把一套东西反反复复地讲,这个我特受不了,然后我到了社科院,社科院可以搞研究。说到转型,我觉得写随笔、格言这种东西真的只是我的一种爱好,我从小就很酷爱文学,我觉得尤其像写小说,你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兴趣的话完全做不了,等于我是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在做。永远不去写言不由衷的文字,只写从自己心中流出来的话,这是我的写作准则,也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
现代快报: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您这样阐释 " 本色 ":" 永远过本色的生活,说本色的话,照本色做事交友,这是最简洁的生活态度。" 短短两行字,普通人要想实现却很难,面对生活的纷繁琐碎,如何才能找到并保持自己的本色?
李银河:有好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按照本心去生活的自由,其实呢,人比你自己所以为的要自由得多,这是福柯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你老觉得这事我做不了,这事不行,可是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做。只要不顾所有这些东西,勇敢地去做自己,你就可以做到,你有这个自由。
我的经历,可能在人生的一些选择关头上,尽量地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比如我在北大也可以待着,每年开一门课,捏着鼻子讲也可以的。但是我更喜欢搞研究,就调到社科院去了。所以这里面很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能力在哪里,自己愿意做,做的时候能够胜任、愉快,这就是我生命里最想要的,那就按照这个去做。
2
现代快报:很多当代人的情感和亲密关系似乎都处在一种扭曲的状态,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您的书中第三部分《暗火》展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爱情,如何才能达到比较理想和谐的亲密关系?
李银河:根据民政局的数据显示,在离婚大军里,很多都是 80 后、90 后。也就是说结婚晚、离婚快已经成了现在年轻人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在我看来,理想的婚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相对低层次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人要能够 " 吃到一块儿,睡到一块儿,玩到一块儿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理想的婚姻关系里,两个人在最基本的人性欲望上应该是能够契合的。另外,高层次的理想婚姻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
第一,男女双方应该各自有独立的事业。比如钱钟书和杨绛,一个人研究学问,一个人研究翻译,两个人都有自己所钟爱的独立的事业,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而完整的,然后他们又结合在一起,这要比传统上 " 男主外女主内 " 的夫妻关系好得多。
第二,夫妻俩都应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尤其是女性,你不能够把你的身家性命全都寄托在男人身上。
第三个要素就是,在理想的婚姻中,夫妻的人格应当平等,不能无论大事小情都以男人为主女人为辅,或者女人决定男人服从,无论男尊女卑还是女尊男卑都不是人格平等,不是理想的夫妻关系。
现代快报 :近年来展现女性成长和女性力量的 " 大女主 " 电视剧越来越多,剧中最常探讨的就是 " 成功女性 " 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有人认为对 " 兼顾事业与家庭 " 的歌颂是一个陷阱,过高的要求让女性承担了额外的压力。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