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聘请11位专家做气候顾问 深圳国际低碳城欲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1-04-16 13:16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200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聘请11位专家做气候顾问 深圳国际低碳城欲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

3月19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大力推进区域、社区、园区、企业等各类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鼓励基础较好的城区开展碳达峰试点、碳中和试点和碳汇试点。

随后不久,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率队会同市有关部门前往北京拜访相关国家部委,与有关企业、医院等机构洽谈,并组织召开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发展专家咨询会,咨询会的主要议题是:高标准推进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中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龙岗区委、区政府正式聘请杜祥琬、刘燕华、仇保兴、任南琪、潘家华、王金南、何建坤、周宏春、马骏等11位专家为龙岗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顾问。

事实上,龙岗区不止是这一次聘请了顶尖的顾问团队,早在近10年前,龙岗国际低碳城就是高规格诞生的,在深圳18个重点发展区域中,它是唯一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特色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也成为了龙岗区乃至深圳市的“绿色名片”。

当前,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宏大愿景下,龙岗国际低碳城也再度被赋予了更具有引领性的使命,要成为低碳国际品牌,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率先示范。

高规格“造城”

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选址在龙岗区坪地街道,处于深圳、东莞、惠州3个城市交接处,总规划范围53平方公里,启动区1平方公里,拓展区5平方公里。

2010年,深圳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国际低碳城于2012年底正式启动。当年5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宣言建议,将深圳国际低碳城列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这一项目也获得国家财政部、发改委的正式批复,被列为国家财政部节能减排政策综合示范项目。

自2013年起,深圳连续举办八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其中有五届的主会场设在国际低碳城,首届国际低碳城论坛也是中国首个“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论坛的平台,国际低碳城吸引了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学者参与,完成了一批重要项目签约,其中包括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合作与交流平台、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与金融机构碳金融合作项目等“重头戏”。

在国际低碳城的概念提出之前,坪地街道在深圳属于单位面积产出低、能耗高的区域。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改造、引进重点产业等动作之后,2020年,国际低碳城规划范围内地区生产总值达163.02亿元,较2012年54.07亿元增加108.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2.96亿元,较2012年的29.78亿元增加63.18亿元。

从规划设计方面来看,绿色低碳的理念无处不在,道路两旁的路灯采用风光互补灯,降低能耗;街道上安装了配套充电设施,保证电动车的充电需求;钢结构完成后废弃的钢材做成了广场、花园里的各式雕塑……

片区内既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均采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改造,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交通、污水循环、废物回收、能源低碳等十大技术系统、97项先进技术。以未来大厦为例,这是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通过住建部净零能耗综合示范项目验收,它还入选了中美建交四十周年40项科技合作成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

正是得益于国际低碳城的先行探索,深圳全市的绿色建筑推广工作迅速推进。据了解,深圳累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达1388个,建筑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是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主任王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在全国还未大规模重视低碳发展的时候,深圳国际低碳城就已经向欧盟学习先进经验,形成了空间规划、产业准入等一系列标准,应该说在全国都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过很多展示。

如何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

2021年初,龙岗区六届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在提出的“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中,将东核定位为“低碳智造核”,深圳国际低碳城作为重点区域纳入其中。

在上述于北京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都聚焦于产业。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仇保兴提出,龙岗要建立门槛,引进来制造业的碳排放应该是全市或者全国水平的一半或者更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史丹也提出,讲绿色低碳不要忘了发展,也不要忘了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的实现,作为区域性的试点地区、试点城,站位要高,深圳国际低碳城要深入总结经验和做法,为全国其他地区形成可以借鉴、可以复制的经验。

产业的低碳化对于碳达峰固然重要,但要达成更长远的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同时,那些难以降到零的碳排放,还需要通过碳吸收、沉降等技术中和掉。

王东向记者表示,全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点是2060年,像深圳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可能需要更早一些,而国际低碳城要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是不是可以提出几步走的目标,比如在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在“十四五”期间率先打造零碳示范,5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等。

王东继而解释,从消碳的角度来看,主要有碳汇和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两种方式,但前者中和的碳排放相对有限,而后者成本过高,最重要的办法仍然是能源供给本身就是零排放的。

“所以国际低碳城下一步需要先行示范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技术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二是有了新技术后,如何控制成本,需要做投融资方面的测算,以及政策、法律、标准等方面的配合;三是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能源利用、交通出行方式等方面。”王东总结。

他表示,并不是能用钱堆出来一个示范,而是要探索出真正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这才是示范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也在研讨会上指出,建设国际低碳城把“零碳”的旗帜举起来,把气候韧性的内容加进来,要提供对外的零碳韧性方案的服务,要为全中国、全世界提供服务。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起来。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