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泄露”几千万用户的信息事件后,市值已跌去20%多,小扎面临美国国会质询,全球媒体关注,甚至有报道说Facebook可能面临2万亿美元的罚款……
这是个多大的事情呢? 自从有了互联网,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似乎从未间停过。下面从互联网服务提供方责任轻重角度,谈一下各层级的泄露。
第一层,最严重的泄露,无疑是大量用户的帐号、密码直接被盗,一方面会导致用户的隐私信息被非法读取,另外别人可以利用这些帐号密码进一步侵害用户的权益,比如用户在注册多个网站、应用使用了相同的帐号密码,导致全部阵亡。这种严重事故的背后,多半是数据库被侵入或者被下载破解(拖库、暴库)、而且服务提供方还将用户帐号密码采用最低级方式来存储——明文。这些低级的、严重的错误,不只会发生在个人站点上,类似人人网、甚至汇聚程序员的专业网站CSDN都发生过。
第二层是,用户并不愿意公开的隐私信息,被非法获取。比如,住址、电话、年龄、三围,甚至艳照、甚至劝失足妇女从良、拖良家妇女下海等聊天记录,因为服务方的原因被其他人获取,对用户都造成重大伤害。2012年云存储公司Dropbox(NASDAQ:DBX) 发生几千万用户帐号(邮箱)泄露;去年9月份美国三大信用报告公司之一的Equifax Inc(NYSE:EFX)遭黑客统计,近半美国人的姓名、地址、社会安全码和一些驾照号码被泄露,公司市值也一度蒸发掉4成。这种泄露,既可能是第一层的数据库被拖库暴库的后续影响,也可能只是程序漏洞被黑客利用,部分地读取了用户的资料。用户因为隐私信息的泄露,可能遭遇各种骚扰和烦恼,也可能因为身份被冒用,导致财产损失。
第三层,用户认为是隐私的信息,被不恰当地利用。比如,你微信或者邮件和朋友说,最近在考虑买个什么车,结果服务方马上给你推送了一个4S店的广告。即使服务方信誓诺诺保证全过程是机器自动识别完成,并没有人可以读取到你的谈话内容,但是你可能仍心存不安,总觉得老大哥在盯着,毕竟机器的背后都是人。
第四层,用户并未意识到的隐私,被利用。某个App发现你的地点经常在多个城市之间切换,给你推送机票、酒店信息,你多半不会觉得是什么隐私泄露。有一个关于某电商巨头的经典段子是:一位妈妈投诉,其读中学的女儿经常被推送婴儿用品广告,后来才发现她女儿真的是怀孕了。这种场景下,用户的隐私要么是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被使用,但是并不会认为有多大的冒犯。
第五层,并不针对具体用户或者体现个体用户特征的隐私。你在使用导航App,对方根据你(以及其他人)的移动速度计算出拥堵程度,再将结果呈现给其他用户。还有,电商网站根据过去一年的统计,公布用户的总体购物倾向、消费习惯等信息。这里的信息都没有以具体个体呈现,用户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用于参与整体的计算结果。
此外还有一类是,服务提供方没有任何过错,其他用户泄露、暴露了他人隐私。比如你和某女青年的谈心记录,被她群发给所有人,这就和你用微信还是微薄,没有任何关系了。
回到Facebook 本次的遭遇,我认为是介于前面第四和第五层次的“泄露”。按目前公开的比较严重的说法,第三方机构“剑桥分析”,几年前,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读取了部分信息,但事后该第三方没有完全遵守使用的规定。滥用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导致用户的电话、住址等信息被暴露,而是用户的政治倾向被识别,从而被针对性的投放广告。这里并没有直接的受害者——除了希拉里。没有川普的支持者认为——自己因为信息被“泄露”,所以被投放了针对性的广告,因此被蛊惑投了川普的票。更多是左派媒体和左派学者(希拉里支持者)或者川普的反对者,在选举结果与自己意愿相反后,希望在抨击Facebook上挽回一点失落的面子——和英国脱欧一样。按较轻的说法,被获取的用户数量没有几千万那么多;而且也没用于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的广告投放。
结论:就Facebook隐私“泄露”这事本身来说,在整个互联网历史上其实并不算严重的事故,只是在川普当选、通俄门、英国脱欧等背景下,被媒体放大了——媒体的主流声音是偏左的,川普和脱欧的支持者在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美股。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