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论人民必胜

作者:东东笑话网2018-12-25 08:33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89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联想起当年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一句“人民万岁”将开国领袖心中装着劳苦大众和人民群众的初衷表露无遗;一句“人民必胜”将新时代党的总书记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昭示天下。

崇高地位:人民至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朴素道理。民者,国之本也。从《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孔子的富民、利民、教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都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逻辑。在历史的长河中,谁能坚持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谁就能攻克险阻、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消除危险,取得治理天下的成功。谁若背离人民,视人民为草芥,都会在风云际会中败下阵来。人民至上,这是关系国家兴衰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期都不过时。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早在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至上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光辉旗帜。长征路上,红军经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床被子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不昭示着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与决心。

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从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居于最高地位,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

强大根基:人民群众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人民是立党之根。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如果把我们党的事业比作一棵大树,人民群众则是坚实的大地、肥沃的土壤。我们党自诞生之时起就把生存与发展之根深深地驻扎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与共。历史不能忘记,面对如磐的风雨、如晦的岁月,人民群众把我们党员紧紧地拥于温暖的怀抱之中,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什么叫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人民是胜利之本。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鲜明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儿上战场……没有陕北人民的小米哺育,革命政权无所依存;没有江淮人民的独轮小车,淮海战役不可能胜利。回望历史,自鸦片战争起,我国遭受列强多次侵略,每次战争的结局几乎都是割地赔款,根本原因在于失去了人民。而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历程证明,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发动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无不胜、永立不败的基因和法宝。

人民是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在于为民;执政之基,在于为公。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全部活动的立足点和归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不顾民意、不解民忧、不谋民利,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苏共亡党的教训很多,民心背离是其中决定性因素之一。历史一再证明,民生不可误、民心不可欺、民情不可违、民权不可侵。“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人民是改革之源。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改革从安徽凤阳的大包干开始,企业改革从福建企业要求松绑开始,市场调节从集贸市场开始,多种经济成分从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对外开放从三来一补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人民立场,激发人民力量,这不仅是历史的启迪,更是再创辉煌的遵循。

奋斗目标: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马克思早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提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赢得人民解放。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从南湖红船到上海弄堂,从延安窑洞到人民大会堂,星星之火遍地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诞生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建立的是人民政权,致力的是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压迫与剥削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