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三起两落,几经波折

作者:东东笑话网2019-01-21 02:12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178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导读: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可谓三起两落,几经波折。

虽然现在有了诸如Siri、Cortana、IBM Watson等各类人工智能产品,也有像DeepBlue、AlphaGo人机大战等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事件不时出现,但相比起电脑、网络、智能手机这类直接地、革命性地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科技成果而言,在人工智能上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期望。

让机器拥有智能这个事情到底有多难?人类精英们做了怎样的努力和探索尝试?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以下,畅销书《智慧的疆界》作者周志明老师将在文中一一与大家探讨。

文末附思维导图~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三起两落,几经波折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是在1956年首次出现,但是人类对人造机械智能的想象与思考却是源远流长。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技艺高超的工匠可以制作人造人,并为其赋予智能或意识,希腊神话中出现了诸如赫淮斯托斯的黄金机器人和皮格马利翁的伽拉忒亚这样的机械人和人造人;根据列子辑注的《列子·汤问》记载,中国西周时期也已经出现了偃师造人的故事。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凭空幻想阶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各国对计算能力、通讯能力在军事应用上迫切的需求,使得这些领域的研究成为人类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信息科学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让一批学者得以真正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人造机械智能的可能性。

01 信息革命

从1939年到1945年,在二战发生的6年时间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就增长了一倍,这是人类经济历史有GDP记录以来录得的最高增速,并且这种惊人的速度还是发生在一个基础规模已经极为庞大的经济体上,更是连最疯狂经济学家都不敢设想的奇迹。

美国作为二战中唯一本土不被战火直接波及的世界性大国,通过军事援助与战争贷款将各国的经济命脉与自身相连,从而迅速取代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经济的心脏”。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飞跃式的发展为军事、科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战争中大量受到纳粹迫害的各种领域顶尖的人才多以美国为避风港,天然地促使美国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人才与技术,令美国也成为了“世界的大脑”。

在这种单一国家内几乎集中了全球经济资源和智慧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在二战这场几乎波及全人类的庞大战争压力推动下,以美、英两国学术界为首的人类精英学者们展现了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创造力。新军事技术对计算与通讯需求,更具体的是当时新出现的导弹、精确火炮等远程武器对计算速度、精确性和系统控制能力的要求,以及雷达、电话电报网络等侦查、通讯系统对信息传输安全和效率的要求,直接催生了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产业开始生根发芽。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三起两落,几经波折

二战结束之后仅一年(1946年)时间,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并实际应用于陆军火炮弹道和火力计算工作,这个事件标志了通用可编程的计算机技术不仅是理论已成熟,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业化成果。

在两年之后(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6-1964)和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分别发表了两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创立了“控制论”和“信息论”,再结合上之前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在1945年发表的对“系统论”的总结性著作,整个信息科学仿佛被上帝的手推动着,后世称之为“信息学三论”的三门支柱性理论几乎于同一时刻问世,短短几年时间里面一下子就完成了过去需要几十年时间才可能完成的发展突破。

信息科学的研究,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工程上,都从之前各个学者、机构零散研究摸索的状态一下子变得系统有序起来。

信息科学这门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后,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让从政府官员、科学家等精英到社会的底层群众都感受鼓舞,大家似乎已乐观地预见到了蒸汽机械代替人类的体力劳作的工业革命后,下一场由智能机械代替人类做脑力劳作的信息革命的到来。

从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回望当初,我们确实在蒸汽动力革命、电力革命之后,见证了信息革命的来临,不过,即使有互联网这样超出了所有前人想象的技术出现,但在当时的大家看见的目标蓝图里,信息革命的最重要成果还不仅是大家现在能接触的电脑和网络,今天计算机可以根据人类预设的指令和程序,快速的传递、计算和处理人类无法想象的天量数据,而当时人们所期望的信息时代的新型机械,不仅能够完成计算和信息传输,甚至还将是一种能够和人类一样可看、可听、可写、可说、可动、可思考、可以复制自身甚至可以有意识的机械。

笔者所描绘的这个场景,不是来自于可以随意凭空想象的科幻小说,而是引述了当年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美国海军对“感知机Mark-1”(这台机器可以说是连接主义在工程实践上的开端,我们后面章节中还要提到它)的期望和评价:

The embryo of an electronic computer that (the Navy) expects will be able to walk, talk, see, write, reproduce itself and be conscious of its existence.

这段六十多年前的报道,现在听起来是不是都还有一点莫名的熟悉感和科幻感?在互联网上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期盼、想象、甚至恐惧的观点都也与此类似;我们今天在电影和小说中见到的各种机器人,与那时候人们对信息革命所设想的目标,也并没有太大差别。

信息科学在20世纪40年代的开场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开局,接下来的数十年内,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产业也是一帆风顺,迅速发展,在计算机、通讯、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发展过程就是几经波折,三起两落。

虽然现在也有了诸如Siri、Cortana、IBM Watson等各类人工智能产品、也有像DeepBlue、AlphaGo人机大战等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事件不时出现,但相比起电脑、网络、智能手机这类直接地、革命性地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科技成果而言,在人工智能上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期望。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