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中日“贸易战”
“中日贸易战”拉开序幕的说法最近在中国的媒体上很流行。既然称之为“战”,则需要有“交战”双方。作为一方的日本,已实施了暂时进口限制,为期200天,到11月份期满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实施;另一方的中国,以前的表态是强烈反对日本单方面设限,但6月7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APEC贸易部长会议会见记者时警告说,如果日本不顾中方反对一意孤行,中国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这可认为是中国可能反击的暗示。
如果11月8日期满后日本决定正式实施进口限制,而且中国也相应采取了报复措施,那么“贸易战”就算名副其实了。问题是,日本届时是否真会继续实施进口限制?中国有没有可能果断反击?目前的气氛看来很紧张。
据报道,日本方面,木筷行业、自行车行业和皮鞋行业协会等都在考虑要求政府的保护。由于担心香港、澳门发生的禽流感延及中国内地,日本农林水产省6月7日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鸡肉和鸭肉。中国方面,最近加强了对日本进口木箱包装的检疫,还有报道说减少了从日进口汽车。这两个举措已被日本分析家视为中国可能进行报复的表态。
双方应坐下来继续谈判
更令人头疼的是,日本对中国三种农产品的紧急设限已过50天,中日双方关于农产品进口的多次谈判却没能取得进展,双方在原则问题上互不相让。中方说问题症结在日本,“是它首先对我们设限,又不是中国首先采取的措施。”强调保留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日本方面则表示“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不能接受任何报复措施”。如此僵持下去,双方相关人士渐有按捺不住之感。
专家认为,在中日关系局面错综复杂的时候,恐怕不能简单地把贸易摩擦归结于谁对谁错,中日双方继续坐下来进行谈判、交流看法应当是明智的选择。而且日本单方面对中国三种农产品采取临时紧急进口限制之前,并没同中方进行协商,日方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同时要看到中日经贸关系的大局。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个事实是无法忽略的。如果因为农产品问题处理不妥影响其他经贸关系,对中日双方都没有益处。
日方正式实施进口限制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近日在参加“亚洲的未来”讨论会时同日本经济新闻社一位资深评论员进行了交谈。他说,至今日本五大报刊对进口设限基本是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种保护措施无益于其国内产业的正常发展。他的这种态度也代表了日本商业界和企业界的主流看法。他本人也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过类似文章,希望日本政府慎重作出决定。他认为日本政府正式实施进口限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于日本对中国其他产品的进口限制就更加渺茫。但前提是日中双方还应当继续谈判,互相作出一定让步。
石广生部长在谈到日本对华限制进口涉及的1.5亿美元时说过,中日之间的贸易额每年将近800亿美元,希望媒体不要把1.5亿美元炒这么热,把这个问题搞得这么严重。这句话是值得回味的。(管克江)
《环球时报》 2001年06月12日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