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长江商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论坛 中国从起点参与智能产业革命

作者:东东笑话网2019-03-22 23:22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106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3月20日,长江商学院首届人工智能论坛暨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由长江商学院人工智能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许成钢教授和武汉大学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崔晓晖教授团队共同研究制作。报告从学术、产业、开源软件包使用、公众认知及媒体等方面,进行中美对比,以此度量中国的人工智能在最近十几年里的发展及影响。该报告将每年发布一次。

  许成钢教授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得主;也是被誉为“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得者。在许教授看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悄然而至。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几乎所有行业。过去历次产业革命中国都错过了或者仅仅部分地参与其中,这将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从开始就参与其中的产业革命。许成钢教授认为,中国的企业会面对过去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和机遇,包括革命性的技术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以及残酷的淘汰过程。而此次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正是希望记录和反映这种变迁。

  在发布会上,许成钢教授从学术、产业、开源软件包使用、公众认知及媒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报告显示出的分析结果。从学术领域的角度看,近几年中美两国学者发表的人工智能相关论文基本持平。虽然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整体来说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较快。在学术会议参与方面,中美两国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呈不断增长趋势,而美国每年都要高出中国。从人工智能各个子领域对比发现,参会人次和论文被引次数上美国均高于中国,但是在个别领域中国的增长速度在个别年份有超过美国,如虚拟代理、群体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表明在这几个领域中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产业领域的角度看,中国活跃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在2012年之前要多于美国,但是在2012年以后美国超过中国,且增长速度大幅度提升,而中国在2015年以后开始下降。而人才分布方面,中国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能/精准营销,硬件/GPU/智能芯片需求比例要多于美国,而中美两国在算法、机器学习的需求量上要远高于其他领域;从开源软件包使用的角度看,对于开源软件包,TensorFlow被中美两国开发者使用情况远高于其他软件包。2017年以前美国开发者关注人工智能软件包数量要高于中国,2017年以后中国开始超过美国。

  “人工智能本身的定义非常广泛,在学术领域,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定义。”随后,崔晓晖教授对人工智能这个宏大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强人工智能是指那种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能被认为是拥自我意识的。而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则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只是用于解决特定的具体类的任务问题而存在,大都是统计数据,以此从中归纳出模型。在弱人工智能领域,我本人是一个十足的乐观派,它在某一个专有的领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慧客服、大数据分析,智慧医疗等等。我认为人工智能更多是一种对于人类或者整个社会的赋能。它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建立美好的生活,甚至包括建立美好的环境,在各方面进行相应的赋能。”崔教授说。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在《财经》杂志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长江DBA同学何刚的主持下,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人工智能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许成钢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崔晓晖教授,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天云大数据CEO雷涛,G7创始人兼CEO翟学魂,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共同围绕

  “人工智能:拥抱商业与社会”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天云大数据CEO雷涛认为:“过去知识产生来自于经验,由专家封装、移动知识。现在知识在数据中,我们通过数据,用系统的方法快速学习大量知识。从这个角度看,AI是知识再生产的一次规模性革命,是对很多行业专业知识的新的表达。所以,重构的过程是人工智能对于所有行业的很深远的商业结构的影响”

  G7创始人兼CEO翟学魂对此表示认同:“AI不仅仅是直接在每一个产业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产业的组织、制度都会发生非常多的影响,但是最终这些影响,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完全都是正面的。我们希望AI学的是确定性的,并完成那些高效率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在产业里面AI的应用,有可能比在消费领域更提前、深入”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则给出了另一个看待人工智能的视角:“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有清醒的认识,如果用人的一生来比喻人工智能,现在人工智能可能还没满月。因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学科还没有大规模突破,我们不应该人云亦云。任何一个产业、一种产品,包括人工智能产业、产品,只有企业家最有资格、最有能力也最有意愿对它的发展前景做出判断,别人不能越俎代庖”。

  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何晓东则认为:“回顾计算机产业发展历史,从大型机到pc再到移动终端,从鼠标、键盘到触摸,未来肯定会发展到完全自然的交互,这个交互肯定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我们正在尝试让机器人理解人的情绪,我认为这其中将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