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4日电(王子涛)4月1日,由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与数字艺术平台OUTPUT共同发起的“‘数字共筑’DA 2019 数字艺术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得到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的学术支持。峰会当天总体吸引了数字艺术及相关行业专家、学院领导、美术馆馆长、重要企业代表、数字艺术行业创作者在内的1000余名观众参加。关于数字艺术的不同观点在热烈的会与气氛中相互碰撞。
峰会日程大致分为当日下午的“DA 2019数字艺术峰会主论坛”与晚间的“风语筑·油罐之夜teamLab展览”。在下午的峰会主论坛,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费俊、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总监于博、数字艺术平台OUTPUT创始人兼CEO刘茵梦分别就数字艺术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在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的主持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李麟学、新天地品牌策略总经理叶雯、红杉资本副总裁王临青、昊美术馆副馆长张莉娸及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谢赞就数字艺术进行了精彩的圆桌讨论。
在开幕致辞中,风语筑董事长李晖先生就数字艺术提出了三点重要的思考:“数字艺术商业市场的潜力如何?未来中国数字艺术企业发展如何?我们能为数字艺术行业带来什么?”继而强调了风语筑对数字艺术的信心与未来将大力支持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宏愿。
颜为昕为现场嘉宾来带了以“共享之美” 为主题的分享,讲述了现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探索之路上的故事 。作为一个年轻的美术馆 ,“让数据成为美术馆的新生产力” 一直是关山月美术馆所追求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打造高度系统性的大数据数字美术馆。颜为昕先生指出目前全世界没有比较规范的数字系统应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中。因此关山月美术馆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拥有书画复制、文创产品、书画算坏量化分析、电子知识库等一系列较完善的数字美术馆系统。通过数字化的呈现加强艺术上研究成果的展示。在技术方面,通过技术路径形成近代书画院数据标注标准范式、近代书画颜料谱色标准模型等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模型。同时策划了“关山月二十年数字联展”主题数字展览。在文创方面,美术馆形成了“艺术种子”和“艺术东西”两条主线进行运营。最后颜为昕先生呼吁数字艺术企业关注中国美术馆和博物馆在在数字艺术方面的需求,为该产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费俊先生解读了如何看待混合现实,以及如何看待由混合现实构建的混合空间这两个议题。他的团队打造的“城市即博物馆(City as Museum)”文化历史+城市空间+混合现实的文化古迹参观体验。通过混合现实技术的运用让参观城市的人不仅仅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文化古迹的信息,还能看到已经遗失的文化古迹还原历史场景,构建更加丰富更加有内涵的文物导览与介绍系统。其团队的“戏游(Lost in Play)”公共艺术事件和“双生花”等数字艺术展览,点明了数字艺术的最大的价值是在于通过不同的数字艺术手段将更多的人群拉回线下现实当中。
王路平先生介绍了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发展与特点。介绍了阿里云在AR、VR中的探索:茹打造了AR产品体验馆等,用数字技术将企业形象更加生动、直观地传达给客户与公众。除此之外,王路平指出数字技术还能与设计与制作的深度结合,通过DataV数据可视化工具等一系列数字科技手段,打造以机器的计算能力加人脑的决策力的“数字新脑”新模式。
于博女士为嘉宾分享了黑弓作为一家知名的数字艺术创意机构在数字艺术上不断的尝试和突破。通过对于其作品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上合峰会“有朋自远方来”、的分析和解读,探讨了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中的简与繁的逻辑关系。通过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沉浸式实景演出《12.12西安事变》、《夜游·五塔寺》的介绍,讨论了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在时空中的多种运用。同时其作品《国家宝藏》、“中国新文创”展览、春晚吉林分会场、多媒体舞台剧《梦回兰若》证明了新科技美学在潮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博女士最后总结到:数字艺术作为媒介正在成为行业与行业的新兴交流方式,其发展前景仍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刘茵梦女士首先介绍了OUTPUT的发展历史,她介绍道:数字艺术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绝对开放的产业,OUTPUT通过与核心数字艺术家的合作和线上线下的活动艺术传播孵化一个数字化的青年文化生态圈。 同时,刘茵梦女士通过介绍OUTPUT近几年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了其在数字艺术中的探索和成果。作为一个数字一个专注于数字内容的创新平台, OUTPUT的愿景是去建立创作和体验的对话机制,打造有机循序的开放型生态。此外,她也指出了目前数字艺术行业的问题与挑战,呼吁数字艺术企业共同携手一起打造更好的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