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中行原油宝“亏掉底裤” 盘点那些年踩过的银行理财坑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0-04-29 18:18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51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4月21日,原油价格跌至负数,一时之间成为市场焦点。实际上,自3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市场抄底之声四起,也带动了国内银行账户原油业务的火爆。

  然而,哪怕是银行背书的原油理财产品,在原油价格急速下跌的情况下,也暴露出诸多漏洞,不仅没让投资者赚到钱,甚至出现“穿仓”,引来许多争议。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才能避免踩坑?

  抄底中行“纸原油”

  投资者亏光本金、倒贴银行

  自3月初原油暴跌后,投资者抄底情绪日益高涨,但原油市场却跌不见底,4月20日,即将交割的WTI原油5月期货收盘价暴跌逾300%至-37.83美元/桶,4月21日,原油空头继续猎杀,重演前一天的崩盘行情。

  负油价,让银行推出的原油理财产品也被卷入其中。

  4月21日,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发布公告称,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币”两张美国原油合约暂停4月21日交易一天,英国原油合约正常交易。

  4月22日,中国银行接连发布两则公告,一则表示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包括美油、英油)新开仓交易——“美国原油2005合约-37.63元/桶的结算价格被确认有效。”

  

中行原油宝“亏掉底裤”,盘点那些年踩过的银行理财坑

  另一则公布“人民币美国原油 2005合约”价格为-266.12元。

  

中行原油宝“亏掉底裤”,盘点那些年踩过的银行理财坑

  消息一出,投资者哗然。

  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发现,自己账户中的保证金归零的同时,甚至还需要向银行缴纳巨额“平仓损益”,从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来看,持有2万手的投资者甚至需要“倒贴”银行近千万。

  

中行原油宝“亏掉底裤”,盘点那些年踩过的银行理财坑

  中国银行官网显示,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不只是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推出了原油投资产品,但为何中行原油宝的投资者损失最为惨重呢?

  这与中行的交易规则不无关系。据券商中国,中行披露的交易规则显示,原油合约默认到期移仓,在新旧合约移仓时,投资者根据新旧合约的结算价格进行买卖交易;如果不想移仓,可以在到期日前更改到期方式,选择“到期轧差”,即在合约到期时系统按照结算价进行自动平仓,也可以在到期日前手动平仓。

  按照此前安排,原油宝美油2005期合约(含美元、人民币)将于4月21日到期,并在4月20日22:00停止交易和启动移仓。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建行、民生等银行都在一周前为客户完成移仓。

  然而,中国银行错误地选择了在最后时刻进行换月交割,导致市场已经没有对手方。根据中国银行的公告显示,他要求客户按照-37.63美元的结算价结算,这其实意味着中国银行将投资者的仓位拿到了美市最后收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原本是保证金低于20%自动斩仓,但中行并未自动强制平仓。

  “如果按照22:00的结算价格为客户移仓、轧差平仓,客户的损失会少一些,但银行自身承受的风险很大;如果按照22:00之后的任一价格结算,投资者承担的损失就更大了,但这不符合中行自己定的交易规则,也容易引发投资者集体投诉。”一位大行交易员向券商中国表示。

  至于责任如何分担,证券时报网援引律师宋一欣的话称,具体还是要看当时的合同安排。

  在这一次事件中,中行究竟亏了多少尚未给出定论,但据证劵时报网根据CME数据测算,根据每一手合约1000桶计算,此次总计高达77,076,000桶原油在结算价附近成交。假如开仓均价20美元/桶,则结算总损失将高达44.66亿美元,约合315亿人民币。

  银行理财爆雷并不少见

  一不小心就坑哭你

  银行在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眼中算得上是最“可靠”的一个帮忙储蓄资产的机构,而且大部分有点理财意识的民众还会选择将资产投入银行理财产品之中。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也并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财通社(ID:caijingtongxunshe)随手给大家盘点了几个案列:

  2010年交行成立了一款名为“得利宝·至尊16-1号”私人银行理财产品,100万元起售,期限为5+2结构,原本2015年到期,但因为部分项目出现问题延期两年,2017年12月产品到期之后,投资者只拿到4%的单利年化收益率,距离约定的8%的收益率缩水了一半。

  2013年招行的一款10亿私银理财违约,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1%-13%之间,但2017年9月被告知资管计划到期后无法退出,招行所有投资者的2000万投资款或仅能收回本金,即使有收益也特别少。

  2015年,南京银行(行情601009,诊股)推出的一款名为“鑫元”的理财产品发生爆雷,产品宣传声称年化收益26%,投资者购买时并未告知产品有高风险,结果近半年亏损了15%,不仅预期收益未达到,连本金都很难收回,上百名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6年,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推出的一款名为“同富爱晚”的理财产品,当时承诺保本保息,但到期之后却无法兑付。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1人购买了该理财产品,总投资金额4760万元,其中未兑付金额共计4131.25万元。

  2015年10月,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被曝光,储户在上海农业银行漕溪路支行买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涉及4000万。

  2015年,广发银行多位老客户购买了一款私募基金产品,期限1年,年收益率达11%。该行副行长及理财经理均口头承诺该产品为广发银行托管,收益高,无风险。一年到期后,767万无法兑付。

  可见,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大家也要留个心眼了,千万不要以为有银行背书的理财产品,就是安全的,银行理财也并不“靠谱”了。

  银行理财有哪些常见的坑?

  “坑一”:你的钱可能“飞了”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