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后高考时代,讲述你我的高考故事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0-06-26 18:09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191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每年高考之时,总能勾起人们的无限思绪,有忧伤的、有骄傲的、有悔恨的、有失落的……

对很多人来说,高考那一段时光里的许多细节依然历历在目。高考,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关于它的那些故事早已遗留在我们脑海深处……

从高考汲取“逆袭”的养分

今年29岁的刘萌,供职于三水一事业单位。对于她来说,2008年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年,也是一段“逆袭”的开端。

2008年,高考采用“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的考试模式,志愿填报从考前填报改为考后知分填报。那年,刘萌遭遇了高考失利,成绩在二本线上“低空飞过”,而且对自己要报考的大学专业、未来要从事的职业还没有太清晰的规划。

在刘萌的印象中,那年夏天,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考后知分填报是的一个重大利好,但她并没有把握住。当时,刘萌家里有老人病重,亲人都在为此奔忙,查询成绩、填报志愿几乎都由她一个人完成。2008年9月,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入读了一家位于广州的二本高校,修读管理专业。

“那时感觉很糟糕,但现在非常感恩有这么一段经历。”刘萌回忆说,上大二那年,她在一次和长辈推心置腹的交谈后,突然“开窍”了,“高考只是人生其中一个新起点,绝不是决定人生的一次战役。”

在那以后的数年,“坚持”成了刘萌学习和生活中分量最重的关键词。以考取一家著名高校的新闻专业研究生为目标,她加入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考研大军”,在大四时第一次参加了全国硕士生统一招生考试,但单科的两分之差让她和考试志愿擦肩而过。

她没有因此消沉。本科毕业后,刘萌进入了一家运营商工作,边工作边备考。可是,到了第二年,她被同一门单科“绊倒”在目标高校门外。直到2014年,她才考研成功,如愿入读了理想中的新闻传播专业。用她自己的话说,尽管“考神”好像和自己有仇,但它还是被这份坚持打倒了。

研究生毕业后,刘萌来到了三水。她说,三水的风土人情、媒体环境为她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环境,让她下了决心在此定居。

刘萌说,高考后的11年里,她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消化挫折和不懈坚持,“它们都是人生每一场逆袭必须的养分。”

女儿高考 妈妈修行

当高考降临在每一个平凡的家庭,高考往往是一家人的修行。

“女儿高考那年,我有半年的时间是在失眠中度过的,比孩子还紧张。”刘丽萍是一位单亲妈妈,按照她的说法,她的人生价值似乎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高考经历,更像是她的一场人生修行,教会她如果成为一名给予孩子正确关爱的好妈妈。

每天早晨5时,刘丽萍便起床为女儿乐乐准备早餐。由于学校离家近,乐乐高中3年都是走读。于是,刘丽萍每天最重要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搭配孩子的早餐和晚餐,每天都变换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可是,到了高三那年,这份快乐却变成了每日的焦虑。

“到了高三,孩子学业繁忙,我也不好打扰,每天绞尽脑汁做营养餐,又害怕孩子不爱吃,或者吃不好,非常焦虑。”刘丽萍说。不过,高考饮食却只是导致刘丽萍“陪考”焦虑中的一小部分原因。

从高三开始,刘丽萍便把高考当做一门功课来做。她给自己列了个高考日历,什么时候报名,现场确认是哪天,什么时候开始一模考试、二模考试,哪天填报志愿等等。把能搜集到的时间点一一在日历上标注。有新信息,立即更新这张高考日历。“对照高考日历,我还有一个高考日记,主要记录我从各个渠道获得的跟高考相关的重要信息,以及一些需要准备的事项。”孩子的高考占据了刘丽萍全部的生活,由于全心全力的付出,一旦遇上孩子考试失利,就更加慌张。

直到有一天,她的情绪状态开始影响到乐乐的状态,她才意识到,自己该转变了。

每次考试结束后孩子总试探着与她讲话,刘丽萍却很心急的想知道孩子情况,但乐乐总是想远离和逃避她。“乐乐一直都是个懂事的孩子,很爱和我交流,可是那段时间却有些刻意回避我,我才察觉到,是不是自己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了。”刘丽萍开始反思自己那一段时间的行为和状态。

刘丽萍常常认为,自己一直在尽可能减轻孩子的负担,殊不知却在无形中给孩子制造了压力。“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却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放松心态,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备考环境。”她说,陪伴孩子经历高考,反而更像是自己的一场人生修行,“让我明白,有时候家长最正确的关爱不是过分的给予,反而只是默默的陪伴,会让孩子更加安心。”

阅读就是最大的娱乐

“那些个炎热又辛苦的日子里,高考两个字成了一切信念的支撑。冬季天不亮就到教室,夏天深夜在台灯下苦读不知疲倦……”1985年在南山镇出生的庾家杰,参加了2001年的高考。十几年过去了,庾家杰始终认为,高考不仅是一段青春,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庾家杰回忆道,高三的生活十分忙碌,他的课桌上总是堆满了小山堆一样的考试资料。偶尔与同学之间打打球是最开心的事,也是最大的放松。“我的课余生活多是沉浸在杂志中,那时《读者》 《萌芽》 《青年文摘》 被奉为语文写作宝典,一来可以解闷,二来也可以学到很多语文写作的例子和方法。”

让他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同学们那份拼搏的精神。“无论在湖边还是路边,都可以看到拿着书在读的同学。”尽管当时学校管理严格,自己的舍友还依然半夜拿着手电筒在洗手间或冲凉房挑灯夜战。他清晰记得,有一回自己舍友被宿管抓了个“现行”,但宿管看到舍友如此认真后,被舍友的执着感动,当场放了他一马。

后来,庾家杰以54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广州一所二本学校。虽然高考不尽如人意,庾家杰却坦然道,高考虽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口,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人生有很多路口可以选择,唯独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就要有走到底的勇气。

高考过后,庾家杰说,由于身边不少同学都是从农村出来,大多数都选择回家帮助家人做农活的方式来放松。除此之外,一部分彼时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的考生们,都出入餐馆、网吧等消费场所,宣泄自己紧张的心情。虽然还在焦急地等待成绩公布,但“谢师宴”及“散伙饭”已成为当时餐饮业的主角。

对于准高三学子,他则是建议,要放平心态,力戒焦躁,勤于反思,正视每一场考试。高三学生要将这一年中的大小考试当成是一个查漏补缺的工具,其最大作用是检验个人阶段性的学习状态和知识储备。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