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北京学区房价格坚挺: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0-06-29 06:00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199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北京学区房价格坚挺: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

7月7日,香饵胡同4号院。7年前,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周家人以近20万元买下其中一间13平米的平房。如今,隔壁的房子已涨到每平米12万元。A12版-A13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北京学区房价格坚挺: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

7月7日,香饵胡同墙壁上贴着求购学区房的小广告。

“就近入学”是北京现行“幼升小”、“小升初”的入学政策,学校招生区域内户籍下的房产因此成为“学区房”。近些年来,分布在东城、西城、海淀这些教育强区重点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尤受家长追捧。为获上学、上名校的名额,一些家长跨片、跨区购买“学区房”。

  近日,记者走访三个区10所小学周边的中介机构发现,这些“学区房”多数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但每平米均价不低于5万。和附近的非学区房相比,“学区房”每平米均价高出1万-2万。在北京实验二小附近,一处13平米的平房“学区房”,每平方米均价达20万元。

  针对家长热捧“学区房”的现象,有教育专家指出,买“学区房”未必能上重点,“‘学区房’的年限等条件是由学校根据每年招生情况设定,如果当年片区学生人数较多,加上共建生、条子生,学校会将年限提高。”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为遏止跨片、跨区择校,北京今年对16个区县所有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进行信息采集,户籍地或是居住地,信息采集时,二者选其一。

  链家地产近期对北京1000个学区房楼盘进行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城六区学区房成交均价比非学区房高出约6.8%,而2013年截至目前,学区房与非学区房的价格差达到11.2%。价格差距逐渐拉大,但学区房的交易量保持平稳。

  现象一

  “市重点”学区房半年涨1万

  府学胡同小学,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西600米处的府学胡同内。该校兴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已有640余年的历史,如今是北京重点小学,亦在北京最难上的小学之列。

  根据近5年的招生简章,该小学招生范围,为居住在府学胡同、土儿胡同、香饵胡同、交东大街等17个街道的适龄儿童。

  6月底,记者走访了该小学周边的房产中介门店。一门店房产经纪人金先生介绍,府学胡同小学学区房均价为71000元-72000元/平米,而在今年年初,同样房子每平米的单价还在61000-62000元,“半年之内每平米涨了1万元。”

  房产经纪人陈先生推荐的一处学区房位于交东大街6号楼,房屋面积约56平米,以530万出售。而距交东大街6号楼约500米的交道口北二条,一套面积为71平米的三居,报价400万,“两房每平米单价差14000元,就因为北二条的房子没有府学胡同小学入学名额。”陈先生解释。

  现象二

  13平米胡同学区房单价20万

  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111号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师资雄厚。即使在教育资源丰富的西城区,该校综合实力也位居前列。该校毕业的学生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等。

  据了解,该校的主要生源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央企的共建生,一些不是学校共建单位的家长,选择购买学区房把孩子送入。根据6月8日该校张贴的《2013年新生正式登记通告》,其学区房范围涵盖西单手帕胡同、文昌胡同、文化胡同等9个街区。

  7月5日,记者从多位房产经纪人处了解到,实验二小学区房划片区域内的房子几乎都是四合院内的平房,一些院内的各间平房被不同的房主分别买下,每间房子可取得一个实验二小的入学名额。这些老旧平房的建房年代大多无法查明,但价格不菲,每平米约20万元。

  新文化街东口一家二手房中介门店的经纪人王先生介绍,目前在售的实验二小的学区房仅有一处,是一间位于文昌胡同50号院内的平房,13平米,总价270万,可送一间6平米的厨房。

  现象三

  80年代学区房 20年价翻30倍

  海淀黄庄附近,中关村三小的一套学区房正在出售,房主马女士的儿子如今已经工作,小学的母校就是中关村三小。据她介绍,她家的这套80年代的两居室只有47平米左右,售价410万。

  马女士说,直到卖房前,她都不知道有“学区房”这么一说,是几个月前中介找到她,“说我的房子是学区房,可以卖个好价钱。”

  马女士介绍,她家的房子原本是单位的房,“以前还要交十几块钱月租”,90年代房改时,政策要求房屋进入市场交易,家里以3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下这套房子。

  “想不到如今单价涨了30倍。”马女士称,要不是急着给儿子凑新婚房的钱,他们并不打算卖房,“孙子还能用上这个学位呢,但儿子想得开,觉得未来也许教育政策会放开。”

    案例1

  一家三口胡同平房里住7年

  暗红色的铁皮大门敞开,绿色的垃圾箱堆在门口。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院内是几间拥挤的平房。这里是北新桥南的香饵胡同4号院,在北京重点小学府学胡同小学的划片范围内。为了让孩子读上好学校,周新(化名)一家三口从北五环一套135平米的楼房搬至院内的一间平房,一住就是7年。

13平米隔出三间房

周家的平房总面积不到13平米,被布帘子隔成三间,中间是“多功能厅”,客厅、厨房兼餐厅;西侧是周新的卧室,放着一张1米5长的小床;东侧是周新爸妈的卧室。房内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到院外的胡同公厕。

  “搬过来是为了儿子在市区读个好学校,他一岁的时候,我们就搬来住这儿了。”从精装修的大房子里搬到这样的环境里住,周新的妈妈认为为了孩子很值得。她今年40岁,32岁得子,不仅换了房子,工作也放弃了。没孩子之前,她在中关村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上班,怀孕后便辞去了工作,搬到香饵胡同后,她在街道居委会找了份工作。每天给孩子做了饭,早上7点半把儿子送到学校,她就到居委会去。周新的爸爸在附近的银行上班。

  早买是“有先见之明”

  2006年,周家买下这间13平米的平房,花了近20万。如今,同院内紧挨着周家的邻居,是三间待售空房,每间都有一个府学胡同小学的入学名额,12万一平米。周新爸妈一直认为自家早些年买下这套学区房,“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周新的妈妈说,想上好学校,没有“关系”,没能力支付高价择校费,买学区房最省事。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