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0-07-04 04:50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168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6月29日早上8點半,窗外暴雨如注,家住上海徐家匯花園小區的周阿姨撐傘拎著干、濕兩袋垃圾,趕在9點前扔到垃圾投放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如今已成為周阿姨和鄰居們的日常習慣。

去年7月1日,上海出台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國內首個通過人大立法方式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最新統計顯示:居住區市民自覺正確參與垃圾分類投放率達到95%以上,截至2020年6月中旬,全市居住區和單位平均得分都達90分以上。

一年來,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垃圾分類已成上海市民的自覺行動,四隻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見証了上海市民養成“最時尚”的生活習慣。社區自治共治和“一網統管”智治善治,成為用“繡花功夫”治理超大城市的生動縮影。

前端:“新時尚”日益成為“好習慣” 倒垃圾不再是難事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對於一個常住人口超過2400萬的的超大型城市來說,如何讓“新時尚”被廣大市民接納並成為“好習慣”,是一場城市精細化管理大考。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居民投放垃圾 葛俊俊/攝

健全且便捷的配套設施尤為關鍵。事實上,在垃圾分類的源頭,上海不斷探索實踐“軟件”升級。記者觀察了徐家匯花園的垃圾廂房的配置:洗手池、雨棚、氣窗、投放口感應開門。再仔細一看,垃圾庫房的一塊牌子上寫著兩名庫長的名字,“第一庫長”是小區所屬楓林街道的一名機關干部王海峰,“第二庫長”是小區居委會書記鄭剛。一年來,由機關干部、居委書記擔任的“庫長”常常在箱房門口轉悠,以居民訴求為先,垃圾箱房經歷了“72變”,變得更智能化,也更人性化。

“倒垃圾不再是個難事”,盤點這一年來的“成績單”,鄭剛的心願實現了:小區干垃圾量從每天37桶降到24桶﹔濕垃圾量從每天2桶提高到10桶﹔投放准確率從5%提高到98%以上﹔居民知曉率從30%提高到100%﹔居民參與率從年初10%提高到99%以上。數據的背后,是1208戶居民的全力參與,所有的改變,都反映了社區以人為本的初衷。

在鄭剛看來,智能垃圾箱房成為提高居民參與度的利器。“投放的便利多一分,大家正確投放的積極性就會高一分,從而使實實在在的垃圾分類實效離百姓更近。”

“經過努力,絕大多數居民都已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處處長徐志平說,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全市大多數小區不再安排志願者值守,但有三分之二的小區仍然做到了破袋投放、自覺分類,三分之一的小區有良好的分類實效。

垃圾分類給上海社區面貌和生態環境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69噸/日(同比增長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3.3噸/日(同比增長11.2倍),濕垃圾分出量9632.13噸/日(同比增長38.52%),干垃圾處置量15518.24噸/日(同比下降19.75%),“三增一減”取得有害垃圾及時分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成倍提升的實效,關鍵就是從前端到后端,“全鏈條”發力、“閉環式”管理。

2019年,上海在住建部全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中始終排名第一,垃圾分類智慧藍圖愈加明晰。根據規劃,今年上海將力爭實現95%以上居住區和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實效達標,85%以上街鎮達到示范街鎮標准。

中端:“科技+管理”,探索垃圾分類長效常態

“改革開放前的垃圾車都是平板車,垃圾全靠人工鏟進去,一輛車能裝2噸到4噸。除了喇叭不響,其他都叮當響。”原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巡視員陶淵形象比喻到,來的時候“清零哐啷”,走的時候“滴滴答答”。

去年7月,上海日旭環境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徐家匯作業隊“鳥槍換炮”,增加了圓桶式餐廚垃圾收運車,並將原先的3噸濕垃圾后壓收運車輛更新為新款濕垃圾車,污水箱容量大,不易跑冒滴漏。最關鍵的是,車內設有密閉空間,可以把擠壓后的濕垃圾和污水“鎖”在車內,車上加裝的顯示屏還能即時顯示垃圾重量。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徐家匯作業隊新款濕垃圾車 葛俊俊/攝

在隊長助理何俊的手機上,“上海分類質量在線”App能監控到所有點位的數據。收運人員一旦發現不合格點位,拍照取証上報班組,由班組長審核后上報平台。隨后,街道、物業、城管、綠化市容等多個部門聯動並推送不合格報告,小區連續7次、單位連續3次不合格,環衛就會開具拒絕清運告知書,並對其停運。去年7月,通過這款App,相關方面共上報質量不合格點位67個,聯合監管讓不達標點位下降到如今的個位數。

垃圾分類刻不容緩,在市民分類習慣養成中,上海一些區域已實現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一網統管”體系,通過“科技+管理”的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類長效常態,助推上海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從高強度投入的“攻堅戰”向常態長效制度化的“持久戰”轉變。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浦東“城市大腦” 劉思弘 攝

如去年研發的浦東新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全程監管平台,是浦東“城市大腦”中的專業專業子模塊。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平台清楚掌握分類垃圾“軌跡”,實現對垃圾來源追溯、源頭車載稱重、作業路線監管等內容﹔長寧區華陽路街道在“一網統管”平台中新增居民區垃圾分類、沿街商鋪垃圾分類、單位垃圾分類的三大類子菜單,將14小類44項工作標准細化到位﹔青浦區重固鎮率先在佳兆業小區垃圾箱房引入了一套磁感應噴淋消毒除臭系統,可以有效去除濕垃圾異味……

從“加分項”到“必答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已成為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法寶,更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必殺技”。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 上海交大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海交大三個研發團隊研發的垃圾分類硬核“低碳”成果:“看得見”可回收物的垃圾分揀機器人,可精准識別可回收物﹔餐廚垃圾輸出電能,給手機電腦充電﹔廢棄蝦蟹殼,通過溫和無污染的新技術“變身”有用資源……源源不斷的“黑科技”,讓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垃圾搖身一變,成了多樣化資源,也初步促進垃圾分類產業規模化,效益化。

終端:垃圾去哪裡了?破解“垃圾圍城”之困

上海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都去哪了?經過市民分離出來的干濕垃圾,在終端將經歷怎樣的旅程?記者在跟蹤末端處置工作之后,感受到妥妥的靠譜。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供圖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