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先生。下面,先请赵英民先生作介绍。2020-09-11 10:02:17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赵英民]各位记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一起交流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工作。借此机会,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有关情况。2020-09-11 10:03:24
[赵英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要加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和治理科技攻关。2017年4月26号,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气象局等部门和单位,集中优秀科研团队,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难题开展集中攻坚,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09-11 10:03:50
[赵英民]攻关项目自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组织295家科研单位、20名院士在内的2903名大气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组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多部门协作、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集中攻关模式;向区域“2+26”城市派出了28个“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推动形成了“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新型科研工作机制;建成数据共享与管理平台,打破数字共享难题。经过3年的努力,攻关项目在成因机理、影响评估、预测预报、决策支撑、精准治理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形成了广泛的科学共识,精准识别了区域污染排放特征和重点问题,提出了深化大气污染工作防治的方案建议。2020-09-11 10:04:38
[赵英民]攻关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全面支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和秋冬季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推动助力了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全面改善。攻关项目于今年7月通过验收。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做好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应用,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人才、平台、数据等资源,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臭氧复合污染控制科技攻关,支撑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动区域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从而推动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2020-09-11 10:06:58
[寿小丽]下面请大家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0-09-11 10:12: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经过三年的研究,请问取得了哪些具体的研究成果?成效如何?谢谢。2020-09-11 10:16:26
[赵英民]这个攻关项目我们采取了集中攻关和驻点跟踪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经过三年的努力,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战,应该说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主要有这么六个方面:2020-09-11 10:17:26
[赵英民]一是通过大规模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采取多技术融合方式,从污染物的排放、化学转化、气象条件、污染传输等四个方面,弄清了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并且形成了广泛的科学共识。二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完备的区域PM2.5综合源解析的方法体系,形成了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的动态解析能力。三是建立了区域和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单,摸清了区域污染物排放现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精准识别了区域“2+26”城市和重点行业的关键问题,形成了重点行业和城市关键问题识别与精准治理的技术体系。2020-09-11 10:19:30
[赵英民]四是建立了“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跟踪评估”全过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提出差异化的应急管控技术方案,全面支撑区域应急联动和差异化管控,有力支撑了应急减排效益最大化。五是建立了以PM2.5目标浓度为约束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算法,开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持平台,提出了区域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六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健康效益。2020-09-11 10:21:26
[赵英民]攻关项目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应该说我们很多的科研成果都是在第一线产生,同时第一时间在基层,在“2+26”城市的污染防治第一线得到了及时的应用,因此效果还是非常明显,整个项目极大提升了我们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当然,效果也很明显,今天外面的蓝天白云,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们就感同身受。攻关项目有力支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与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气减少了4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同时攻关项目还极大促进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绿色发展。去年“2+26”城市GDP达到了14.2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7.2%,可以说一方面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一方面经济在继续快速发展,从环境的角度也体现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谢谢。2020-09-11 10:26:07
[人民日报记者]通过攻关项目的研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是什么?主要来源有哪些?谢谢。2020-09-11 1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