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自发悼念为救落水女而牺牲的武警战士
鲁洋水性很好,1998年曾在家乡参加过抗洪
本报记者摄影报道 昨天,在亮马桥上英雄鲁洋入水的地方,市民们自发地献上鲜花和挽联,照相馆从报纸上扫描下烈士的遗像摆在桥栏边以供瞻仰。更令人感动的是,不知哪位市民,用红色的玫瑰插满了桥栏,整个亮马桥俨然成为追思烈士的祭奠场。
鲁洋是个优秀士兵
第一批上岗 第一个入党 第一个荣获十佳卫士 最后一个探亲
本报记者 通讯员报道 昨天,亮马桥上插满了鲜红的玫瑰,市民自发摆上菊花、花圈、白绫,照相馆从报纸上扫描下烈士的照片制成20寸的遗像,并不相识的市民含着泪为烈士点起香烛、剥开糖果。8月30日晚,武警北京总队第九支队战士鲁洋为抢救跳河女青年而光荣牺牲。消息传开后,北京市民自发前往这里悼念。
■市民:纷纷自发来悼念
刚刚下飞机的上海老板带着大花篮和1000元捐款来了;刚刚开学的小学生流着眼泪要把红领巾献给这位最可爱的人;一位骑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自行车才赶到的大妈就是想来看看鲁洋,要亲手为他剥块糖。“从外地来为北京卫戍的鲁洋,是在北京为救人而献身的,我们北京人永远感激他、怀念他。”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生为鲁洋点亮蜡烛,“希望烛光能一直陪伴英雄。”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在花圈上、白绫上,寄托着北大学生、退伍军人、普通群众对鲁洋的哀思,“鲁洋烈士走好。——北大学生”、“生命短暂、精神可贵”、“永远的榜样”……记者也碰到了许多来捐款的市民,100元、200元、1000元,带来的全是心意。
■战友:因为亲历抗洪他才来到部队
鲁洋的战友——武警九支队五中队四排长陈长明直到现在都不愿相信,住在上铺的兄弟就这样离去。
“四年的交往,让我相信当时在伊朗大使馆值勤的鲁洋,第一个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去抢救轻生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而且鲁洋1998年在湖北家乡就参加过抗洪,表现非常勇敢。通过抗洪他了解了部队,从而决定参军。鲁洋水性不错,只可惜亮马河水草太多,缠住了他。”
“鲁洋1980年生于湖北荆门,虽然他才过完22岁生日,但四年兵龄,我们平时都亲切地称他为什么都能干的‘老同志’。平时班上的电灯、脸盆架、小马扎儿都是他来修理。我刚到部队里,连怎么整理柜子都不知道,是鲁洋手把手教的。鲁洋还喜欢唱歌,每次部队比赛都是他嗓门最大。”说起鲁洋,新兵陈雷开始有些哽咽。
■领导:鲁洋拿过部队里的三个第一
北京武警总队九支队席主任说:“鲁洋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士兵,在同批入伍的战士中一直创造着第一:第一批考核上岗值勤的、第一个入党的、第一个荣获“十佳外使卫士”,也是同批战士中最后一个回家探亲的,而且还荣获过一次三等功,也曾作为优秀士兵在部队里作报告。”
■鲁洋日记:守着清贫执着往前走
“鲁洋的家境并不富裕,当年为了弟弟上学,他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眼看着四年部队生活即将结束,他曾经跟我说过,很想留下来。学门手艺,赡养父母。”鲁洋的战友说。
记者在鲁洋7月2日的日记中看到,鲁洋说自己并不后悔来到兵营,因为“守着清贫谈富有,尽管人生风云变幻,但我还是穿越晨雾,寻找到自己的坐标,并一直这样执着地往前走。”鲁洋在日记里还用加重符号写了这样一句话:“ 浪花能打湿水兵的衣服,但打不湿他的灵魂。”
记者获悉,昨天下午4点,鲁洋年迈的父母已从荆门老家乘飞机赶到部队。部队领导怕两位老人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直到昨天到了宾馆才告诉他们鲁洋去世的消息。突闻噩耗的母亲当时就昏了过去。这几天他们将到鲁洋救人牺牲的地方去看看儿子。■摄影/陈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