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17日电 题:嫦娥五号“挖土”的背后: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十年逾千次测试
中新社记者 王嘉程
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土特产”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助力完成“挖土”工作的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教授容启亮及其团队,当日向媒体揭秘“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研究实验室。
“逾千次测试带来信心,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容启亮说。
嫦娥五号由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及返回器四部分组成。理大科研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搭载于着陆器上。在月球表面采样工作完成后,机械臂会通过视像导航系统将样本容器提起幷放入上升器内。随后,上升器离开月球表面进入月球轨道,与轨道器交合对接,幷将样本容器转移至返回器,再由返回器将样本运回地球。
容启亮介绍,嫦娥五号是首次以遥控全自动采样,在月球的陌生环境下,各个环节均具有风险。他以是次任务中的第三次采样为例,指当时采集的样本较预期多,以至采样器不能关闭。幸而研发团队预先在仪器中设置了震荡及大力凿去多余样本的功能,才化险为夷。又如:装置需要在面向太阳的高温环境下运作,装置表面经特别处理,可抵受200度高温,相机可抵受130度,若采样期间温度上升速度快,还要让相机避开太阳直射。因此,团队在设计时,特别注意预留“空间”,以保证整个运作的顺畅。
事实上,该团队于2011年已开始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幷于2017年交付,其后还要反复验证升空后是否会影响运作。研发期间,团队利用1:1的模拟器进行了各种测试,包括模拟月球重力、探测器着陆姿态、机械臂预定路径测试及自动导航系统、相机视像导航效率以及太阳照射角度等。
在实验室中,研究团队的成员当场为记者示范了太阳照射角度模拟。虽然是示范,他们对每一个步骤的运作依然一丝不苟。
容启亮称,理工大学曾多次参加国家太空项目,包括2011年的中俄联合探索火星任务、2013年的嫦娥三号探月工程、2015年成功发射的长征六号、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及今年7月的天问一号等,希望理大有机会在未来参加更多项目。他并透露,是次“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的设计会继续应用在嫦娥六号,团队亦将利用此次收集的数据加以改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