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宏观政策观察:期货投资人需要了解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摘要:
2021 年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保守,政策腾挪空间增加
2021 年全年GDP 增速目标定位6%以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2020 年GDP 同比2.3%,基数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设立6%以上的GDP 增速目标相对比较保守,为宏观政策留出更充足的空间。但今年疫情反复叠加海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GDP 增速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填坑”
接近尾声,内需或有所放缓。其中,地产投资逐渐步入到下行周期,建安的占比会进一步提高;基建的需求将有所下降,地方政府专线债额度大概率会出现调降;经济内生动力修复叠加基数效应下,一季度制造业投资或将出现加速。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向好,外需修复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经济周期将从复苏走向阶段性过热并向下行阶段过渡,最终回归潜在增速。
2021 年设定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以上,排除2020 年的特殊情况,2019 年新增就业1352 万人,GDP 增速6.1%,一单位GDP 对应221.6 万人。从2021 年1100 万的目标来看,单位GDP 增速对应的新增就业需要边际增加,可推测2021 年GDP 隐含增速或在6%左右,并不需要过多刺激。
2021 年全年CPI 目标增速定为3.0%左右,在2020 年工作报告中是3.5%的物价控制目标,全年增速为2.5%。从目前流动性供应仍宽松的情况来看,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消退,非食品类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预计将持续修复,带动核心CPI 明显改善,预计伴随着内外经济动能修复的接力,2021 年结构性通胀渐起,通胀存在一定压力,流动性或将边际收紧。
关于财政及货币政策:政策缓退,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关注可持续性,今年赤字率拟安排3.2%左右,比去年预算降低0.4 个百分点;在地方政府专项债方面,降低至3.65 万亿元。去年下半年经济复苏较快,财政收入预算增加,叠加去年囤积的财政资金并未全部用完,以及今年的地方专项债也未提前发放,财政政策存在较大的空间。整体来看,财政政策力度仍处于高位,主要考虑疫情反复和海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和后劲不足。
关于货币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依然没有提出明确目标,但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是亮点。报告指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在经济目标设定保守,财政政策力度保持高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或将逐步回归常态。
今年实际GDP 增速大概率落在8-9%,名义GDP 大约为10-11%,所以今年社融增速约为11%左右,将较2020 年13.3%的增速大幅回落2 个百分点。在货币政策缓退逐步常态化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疫情的反复以及不确定性,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但随着今年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回升,贷款利率可能会有所上调。
2021 年的其他工作重点
重申房住不炒。目前来看,房地产需求端的政策短期难见明显放松,政策的重点或将聚焦于供给端。会议指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在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增加土地供应,平抑房价,稳定房地产投资。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及消费收到明显抑制,将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其次扩大有效投资,发力点在“两新一重”建设,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 万个。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中和叠加国内双循环政策,将进一步促进能源自给,供能方式改革,降低对外依赖度,构建完整独立的能源产业链闭环,有利于我国能源行业加速进步与高效发展。在需求端来看,伴随着供能结构的产业升级,碳中和目标或将引领新能源汽车、生物降解塑料及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消费场景的创建,有助于提高消费质量,扩大消费基数,为经济双循环蓄力。
本次会议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
总体来看,本次报告充分考虑到后续经济复苏仍有较多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复苏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对2021 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较为保守,积极财政政策持续货币政策缓退。
长期来看,政策发力点在于内循环和碳中和,将是影响大宗商品配置的长期因素。在供给侧看,降低碳排放的约束可能相当于另一次供给侧改革。黑色及建材方面,可能推出压缩产能政策,及更严格的环保措施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并减少新增产能的投放计划,或形成短期供需错配,利好相关商品价格。从需求侧看,在内循环和碳中和的目标下,有色金属以及金属新材料在发电端、输电端和用电端都将产生更大的需求空间,特别是金属铜作为最成熟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导体材料,将迎来新的需求增量。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快速提升,将全面打开需求前景。而铜和镍的供应增加有限,或将开启一个长牛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