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的资源,请记住我们的网站:www.520yanqin.cn 

2016.11.4 广告位置出租

北大教授余淼杰八千字雄文:从四方面告诉你 未来中国将要发生的大变化

作者:东东笑话网2021-03-14 12:24类型:互联网动态 已有99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一、IMF预测2021年四季度全球走出疫情的冲击

  我们现在用“三新”来刻画中国目前的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指“十四五”开局,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包括: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新发展格局,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于2020年提出: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讲得很清楚,“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换言之,中国的比较优势不再是劳工比较便宜,而是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及内需的巨大潜力。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谈到这点,用的词是“加快形成”,因此可以看到中央对双循环的定位在不断提高。不过要强调一点,双循环特别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对不等于闭关锁国。因为目前中国经济体量是15.8万亿美元,大约占全球经济的18%,但是世界上还有80%的经济,如果关起门来,再怎么做也是18%,会失去82%的市场。因此我们在讲国内大循环时,绝不是说要闭门造车。明确了这一点后,我想从四个方面谈新发展格局。第一个方面,新发展格局下的背景是什么?第二个方面,大变局下,我们面临哪些新的挑战?第三个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有哪些潜在的优势?第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路径是什么?

  第一个方面,新发展格局下的背景。IMF 2020年对全球经济研判的数据,一年调整了三次,最新的一次是2020年的10月的调整,当时IMF对全球的经济判断是全球经济大概率会下滑,全球经济下滑4.4%,美国下滑4.3%,只有中国预计保持正的增速1.9%,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已经公布,2020中国的经济增速是2.3%,美国的数据也公布了下滑3.5%。疫情后中国的GDP已到美国的77%。在2019年,美国经济是21.4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是14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是美国经济的2/3。疫情后,中国上升2.3%,美国下滑3.5%, 同时人民币也经历了升值,美国2020年GDP是20.3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是15.8万亿美元,换言之,2019年中国占美国经济67%,2020年我们已经占美国经济的77%。各国遭受疫情的影响什么时候会从冲击中恢复?图一有四条线,黑线代表世界平均水平,黄线代表中国,蓝线代表发达国家,红线是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从数学上来讲,代表世界平均水平的黑线应该在蓝线(发达国家)和红线(发展中国家)间。但是我们发现黑线在蓝线和红线上面。但实际上,黑线在二者之上。

  图1:世界季度GDP

  因为中国经济是一支独秀,一季度虽然有微型的下跌,但反弹后现在已在平稳增长了。根据IMF的判断,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全球将走出疫情冲击的影响。因为根据蓝色的线,在2021年第四季度时,发达国家开始接近原来100%的初始水平了。

  二、新发展格局下,我们面临的两个挑战

  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下我们面临哪些挑战?我觉得可以从两块理解。第一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停滞不前。第二全球价值链面临一个破裂断裂的风险。

  第一,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停滞不前。有以下三个证据。第一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政府四年一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单边主义,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不只针对中国,也针对其他国家,对中国主要采取征收高关税的贸易单边主义政策。第二是WTO的争端解决委员会(dispute settlement committee)在2019年12月11号之后陷于瘫痪。因为争端解决委员会有7位大法官,裁决一个案件需要三位大法官,以前WTO运行很顺利,但是目前美国阻拦四位大法官的任命,所以勉强剩下三位大法官能继续工作。但是这三个大法官中又有两位大法官,因为已经任职两届不能继续干了,于是这两位大法官也退了下去,目前实际上只有一位大法官,是中国的代表赵宏,但是赵宏法官在2020年11月离任了,于是另外一位法官接任,所以目前只有一位法官,这样导致WTO无法解决两个国家的贸易争端。换言之,WTO已经退化成为一个原来它的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了。第三是美国不断退群,特朗普上台后从TPP到WHO,还有很多全球气候承诺。

  第二,全球价值链面临断裂的风险。我们看到2020年上半年的论调很有“意思”:许多声音一直强调外资从中国撤资,产业从中国转移回欧美。这是我们目前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一些挑战。

  三、中国发展经济双循环的优势

  中国发展经济双循环的优势有哪些?我认为我们至少有四点潜在优势。第一点是巨大的市场规模。我们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也达到1万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巨大市场规模有有两个概念值得强调,第一个概念是随着地区贸易壁垒的不断协作,国内一个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第二个概念是中国经济已经达到美国经济的77%。假设中国每年经济增速是5.5%,假设美国也从疫情中恢复,他们每年经济增速比较好的话是2%。再假设人民币的汇率在2022年底升值到1美元兑6元的话,那么在2026年我们的十四五规划完成后,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第二点是中国全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在联合国调查中,中国是唯一具有联合国所列的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我们观察2019年中国的海关出口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出口产品在海关HS 6位编码下的出口产品是7932种。如果我们再细化,细到跟美国一样10位编码的水平的话,中国是出口14,000多种产品。第三点是中国的产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的分工。中国的生产非常有特色,它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亮丽的工业名片,是产业集聚的现象。如深圳和东莞是电子产业,汕头主要是玩具,廊坊主要是家具,邢台主要是羊绒。产业集聚有什么用?产业集聚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固定成本,实现规模经济递增,获得更高的利润。中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基本上都分布在工业园区附近或者里面,这跟我们刚才所提的产业聚集现象也高度吻合。第四点是交易成本优势。第四点可以与刚才提到的全球价值链断裂的风险结合。我们刚才提到有些产业要撤离中国的市场,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能不能撤回欧美?答案是否定的。可以从劳动、市场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劳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顾名思义是劳力密集投入,所以应对比两个地方:劳动成本和劳动力生产率。中国劳工成本在沿海地区差不多是750美元,美国是4200美元,我们的劳工成本相当美国的1/5左右。但我们的生产率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美国劳工做一双鞋需要一个小时,我们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尽管我们的生产力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我们的劳务工成本不到美国的1/5,因此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比较优势。第二,市场。中国有靠近市场的优势,若美国将电产业转移到美国,将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美国后,美国主要的市场还是在中国,美国还得把产品跨过太平洋运输到中国卖,运输成本是很高昂的。因此外资撤离中国,不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应客观看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去欧美,不代表着它们一定会呆在中国。事实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因为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比如越南、孟加拉完工成本只有中国的1/4左右,但是他们的生产率只有我们的一半,因此这些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方面更有比较优势。但资本密集型产业还会留在中国大陆。因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除劳工外,还要全产业链的配套,东南亚国家是没有具备这个条件的。

  四、我们如何做好中国经济双循环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