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上海七成居住区垃圾分类将实效达标 基本形成人人知晓、普遍参与的社会氛围,加快建成生态之城
制图:李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何在居民区、餐饮、快递、菜场等场所推进新规?全市“两网融合”体系如何建设?各部门各区各行业各单位具体承担哪些任务、时间节点是什么?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作出详细解读。
《通知》首次明确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三个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格局基本成型,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为《条例》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人人知晓、普遍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目标: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社会普遍参与”理念,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实效,加快建成生态之城。
今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格局将基本成型,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建成8000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和170座中转站。在此基础上,实现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万吨,湿垃圾分类量日均高于552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全市普遍举办垃圾分类及普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系列活动——成立10支志愿者队伍,举办100场宣传活动,覆盖约5800个居(村)委,发放800余万份宣传海报及资料,基本形成人人知晓、普遍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