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22日宣布,我国探月工程将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飞行试验器计划于10月24日至26日择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探月三期工程首发星
只能在太空模拟试验
据介绍,2013年12月,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全面进入“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的第三期,计划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为突破和掌握航天器再入返回地球关键技术,工程决定先期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即发射一颗飞行试验器,飞抵月球附近后自动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经跳跃式弹起后,再次进入大气层,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伞降形式着陆,周期在十天左右。
飞行试验器主要验证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的再入返回相关技术。第二宇宙速度为人造天体脱离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因为返回速度快、技术复杂,该技术将是我国的首次尝试。
据介绍,发射的飞行试验器是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探月三期工程的首发星,也是2017年以前探月工程最后一个太空试验,因为这项试验风险太大,且没法在地面进行模拟。而其余例如在月球表面取样、在地球上起飞、月球起飞上升等,都通过在地面上做模拟试验的方法来验证可靠性。
为减速
飞行试验器将太空“跳跃”
这是嫦娥系列发射任务中的首次由月球“回家”,关键也就在这个“回”字上。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此次飞行试验器是为了嫦娥五号的月面采样返回做技术验证,验证内容主要是高速返回再入的控制,以及此种情况下的气动力、气动热等情况,简单来说就是,高速返回地球、而且温度很高,是两个难点,这需要相当复杂的控制系统。
于登云表示气动力和气动热是返回舱的关键问题之一,即使是神舟飞船7.9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在于大气摩擦产生巨大的热能,都可能把舱体材料烧坏,更何况11.2公里/秒的高速下,所以必须做好返回舱的热防护的设计。
据介绍,轨道器和返回舱自动分离时,返回舱的速度应该下降到小于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调整失败,探测器就会跟地球擦肩而过成为一颗人造卫星,所以返回时减速、确保落点精度,要采取一些控制方法,这些以前没有做过,也需要验证。而“跳跃式弹起”就是为了减速。“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于登云称,采用“跳跃式再入”可以拉长再入距离,达到减速目的。同时,飞行试验器采用弹道式返回,有利于控制,使落点精确。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昨日,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开始加注推进剂,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采用了“天基测量”技术,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这种新技术相当于给火箭配备了“实时问诊器”,可对飞行中的火箭进行全程实时测控。此发火箭还首次采用了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增加测量点、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增大数据传输量,如同“宽带传输”,它与“实时问诊器”一起,将保证地面技术人员即时掌握火箭的飞行动态。